7月7-9日,电子与自动化学院谢印庆院长带领团队深入温州瑞安——这座拥有3000余家汽配企业的产业重镇,先后走访四家行业标杆机构,见证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的华丽转身。
▶第一站:浙江铁印汽车部件
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车间,直径5米的巨型压铸机正轰鸣运作。企业总工温总现场演示了为新能源车型研发的"一体式电池托盘"生产工艺,校企双方就轻量化材料人才联合培养达成初步意向。

展示过后,谢院长与已在铁印就业的两名毕业生李晓博和曹振宇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询问了两位学生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

▶第二站:辉波蕾智能座舱实验室
充满未来感的座舱原型机前,技术总监揭秘行业趋势:"现在的车规级触控面板,要经受-40℃到85℃的极端测试"。双方约定本年9月开展HMI交互设计专项实训。

▶第三站:科丰传感器无尘车间
穿上防尘服的访学团,在十万级洁净环境中观摩了车用压力传感器的激光标定工序。企业特别开放了5个以上的工程师实习岗位。

▶收官站:中汽学会瑞安分会
学会理事张灼分享了一组震撼数据:瑞安汽配占全国市场份额12%,但高端人才缺口达23%。现场发布的《智能网联零部件人才需求蓝皮书》将成为专业建设重要参考。
谢院长阐述了我院的学科特色及合作愿景,希望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修改培养计划与企业的技能需求对接,推动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产业观察手记
从铁印的金属洪流到科丰的纳米级精度,这场穿越汽车工业"时空隧道"的探访,让我们看见:中国智造既需要坚守匠心的"老师傅",更渴求懂AIoT的"新工匠"。